康县迷坝乡:以三个“融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时间:2019/11/13 11:11      来源:文明康县

  2019年,康县迷坝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移风易俗、培养文明乡风为目标,以精神扶贫、环境扶贫及全域绿化工作为抓手,在郑迷路十八公里沿线,就地取材,因地造势,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建成迷坝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

  将文明实践融入脱贫攻坚

  康县迷坝乡按照文明实践文化长廊创建助推精神扶贫、环境扶贫的工作思路,将文明新风培养和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融合,结合县委“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整县打造生态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步伐和“全域绿化、花满乡村”的工作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对18公里郑迷路进行绿化美化,共发动群众义务投劳2800人次,动用机械35台次,栽植道沿石16000米,种花45000平方米,共拆除危旧房屋732间、残垣断壁30处460米、复垦面积21.8亩,清运垃圾25吨。同时以拆危治乱后废弃的门窗、梁柱、水缸等为原材料,建成有主题、有层次且充满古香古色的文化宣传节点15个,极大改善了乡风面貌,也让政策宣传直抵民心,切实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内生动力,提高了党员群众思想觉悟和感恩意识。

  将文明实践融入民风民俗

  以18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为阵地,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先进文化为目标,充分挖掘当地悠久民风民俗、优秀民间艺术、最美系列人物。把十字村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木笼歌”、对对山红色、腰镡村秦腔文化、孟坝村儒家文化等一系列迷坝多彩民俗和典型人物充分展示,成为了弘扬优秀文化、树立“榜样”力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将文明实践融入产业发展

  康县迷坝乡按照“筑牢三链、引领三变、助推脱贫”的工作思路和“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3个、种植基地5处,搭建生产大棚400余个,充分发挥能人大户、创业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在马莲咀、四方庄、姚家山、迷坝整流域推行食用菌袋料香菇种植,目前孵化园完成带料香菇投产22万袋,迷坝村扶贫车间投产22万袋,带动四村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捆绑式发展,不断汲取发展经验、完善不足,为全乡脱贫攻坚摘帽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