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志愿随行。在崇信抗击疫情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响应,迅速组织志愿者投入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战疫力量,为群众健康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吹响“集结号” 争当抗疫先锋
崇信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制定了《崇信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设立“一办八组”,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和11次领导小组会议,研判形势、强化调度,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在全县7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建立了县、乡镇(城市社区)、村(社区)、社(楼栋)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了逐级负责、一抓到底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县情实际,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联保联调5支志愿服务队和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力投身到全县城乡防疫防控工作第一线,当好“五员”(示范员、宣传员、劝导员、管控员、排查员),为全县人民拉起了一道道爱我家园、守卫健康的红色警戒线。
穿上“红马甲” 践行志愿担当
身披“红马甲”,他们是抗击疫情的志愿突击队;一只“蓝口罩”,他们便冲锋在前毫无怨言。连日来,在全县7个乡村(社区)防控点、421个村社卡口、20个社区检疫点,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工作的身影。
他们冒着严寒,在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村大喇叭、文化展板、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条幅等接地气、有温度、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医学常识的推广宣传,及时将疫情防控举措和疫情权威信息传达到基层,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月20日下午,崇信县170支志愿服务队1501名志愿者联合各级工作人员,推送、转发疫情防控宣传信息45714条,张贴、发放疫情防控工作通告、《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等81402份,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手册》32803份,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0155条,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14163人(次),张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9000份。
争当“文艺兵” 筑牢精神堤坝
疾风知劲草,战“疫”尤正酣。关键时刻见担当,抗疫斗争不退却,崇信县的文艺志愿者们,用优秀的作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信心和动力。
文化三馆闭馆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图书馆在微信平台设立《读者“疫”站》栏目,讲述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感动你我的“崇信故事”;文化馆文艺志愿者精心编排录制钢琴、舞蹈、跆拳道教学视频,制作抗击疫情主题MV,受到群众的欢迎;博物馆开展线上展览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公共服务内涵、质量和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崇信县文联、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文艺助力抗疫”专题征稿,引导全县广大文化志愿者通过创作抗疫主题秦腔、春官诗、书法、漫画、摇滚快板等文艺形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鼓呼加油,丰富了宣传形式,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截至目前共收到全国各地书画、摄影、音视频、歌曲、民间文艺等稿件120余篇,在《龙泉文艺》制作“文学助力抗疫”微刊11期,发布优秀稿件42篇。
线上“点菜单” 防疫生产两不误
崇信县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探索实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的志愿服务“点单工作法”,鼓励引导群众线上点单,远程服务解决生产难题,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组织志愿者通过中国科普APP、微信工作群,电话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技术指导从田间地头变成了线上“点单”。各乡镇也依托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微信群,在发布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让农民在家能学习、有事做,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不断档、不误事。积极做好农业生产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全县共储备化肥6500吨、农药11.5吨、种子380吨、农膜1070吨、有机肥2500吨,同时积极发挥经营网点作用,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把春耕生产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切实保障了春耕生产所需各种农资的有效供给。
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就是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战斗堡垒;一个个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就是无私奉献的最美战士,如今的崇信县,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网上到网下,到处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农村党员,退休工人、青年团员和热心群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逆行者”的果敢姿态,展现出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