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儿”在文明阳光下绽放——嘉峪关市全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日期:2024/01/17 16:01  来源:文明雄关

字号:[][][]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要当一名解放军,穿上帅气的军装保家卫国!”“我要当一名舞蹈家,在舞台上展现个人的风采!”……步入嘉峪关市逸夫小学,一个个声音稚嫩却充满正能量的梦想,见证着嘉峪关市营造积极向上环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关联社会、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更关系到每个未成年人的健康与成长。一直以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传递和塑造出了未成年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立德为先 不断注入时代元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名言在强调“树人”重要性的同时,也道出一个浅显的道理——“树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多年来,嘉峪关市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未成年人参与率达100%;2023年“清明祭英烈”线上线下活动,未成年参与人数达2.8万人,网上签名寄语8000条。选树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身边先进,传承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全市25名同学被评为第五届“新时代嘉峪关好少年”,1名同学荣获2023年度“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召开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并制作专题网页展播“新时代嘉峪关好少年”事迹,举办嘉峪关市“新时代好少年”讲甘肃故事演讲大赛,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向美向善的精神追求,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同时,嘉峪关市大力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立德树人宣传教育,“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雄关好人”“道德模范”等一个个文明城市创建载体,影响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宣传画,让孩子们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他们在一言一行中自觉展示出城市的文明和素养。

  为了在未成年人中树立一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好风气,嘉峪关市立足传统文化,将立德树人融入了文明创建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中组织开展“我说我的家风家训”主题实践活动20余场次,充分发挥“家风家教、家规家训、家谱家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承作用。每年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8场次,惠及师生近万人,将武术、蹴鞠、书法、围棋等传统文化列入教学内容,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展演和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六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童心向党”、中秋亲子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创建文明校园和“小手拉大手”养成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引导孩子们养成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理念和行为规范。

  齐抓共管 撑起成长“绿伞”

  “快中考了,孩子有点焦虑,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少说多做。孩子倾诉时,可以拥抱一下孩子。”“青春期的孩子现在特别爱顶嘴。”“这是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应该多鼓励、引导。”“非常实用,让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再迷茫。”在嘉峪关市第四中学,聆听完家长学校课程的一位妈妈对教育专家分享的实用沟通技巧赞不绝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提前介入指导家庭教育能够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近年来,为深化家庭教育,嘉峪关市依托全市中小学校加快推进建立家长学校的进度,组织动员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主动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切实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在德育教育网络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承家庭美德。

  在建设路小学教师徐萍的手机里,珍藏着孩子们“日行一善”的影像和文字记录。照片里,有的孩子正俯下身子给母亲洗脚,有的孩子正拿着塑料袋捡拾沿路垃圾。李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注重对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把握,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传承优秀文化、支持教育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落细落小 德育教育春风化雨

  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如何把“德”字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上,表达为孩子们的言行?

  为避免教育目标的“假、大、空、远”,嘉峪关市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之中,贯穿文明校园创建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嘉峪关市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改革德育课程,整合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德育教学目标,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发出《生活中的德育》《身边的好人好事》《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德育校本课程,使德育教育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把德育目标与学科教材建设结合起来,把育人贯穿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嘉峪关市各中小学,总能听到这样的琅琅诵读声。嘉峪关市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与传唱、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等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大力开发活动课程,形成了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家庭教育”等五大类60多种活动课程,90%以上的学校开发了5门以上活动课程,实现了活动的系列化、经常化。学生动起来了,自主选择、个性成长。

  ——开设“阳光60分”健身活动课程,让学生自主开发选择包括体操类、舞蹈类、趣味游戏类等六大类近百种活动,上午、下午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人人有项目,人人动起来。

  ——开发“五个一”成长课程,让每一名学生“发现一位心目中崇拜的英雄、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练就至少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项目、培育至少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拥有至少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

  ——开发“朝阳读书”课程,为不同年龄学生提供系列必读和选读书目,开展“经典诵读”“读书之星”等系列活动,课外阅读量的大幅提高,让学生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阅读改变人生”从未成年人阶段启航远行。

  ——开发“名家进校园”课程,把民间知名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名人、道德模范、劳模和企业家等请进校园,通过专题讲座、社团指导、技艺传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中汲取成长的动力营养。

  ——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开展社团课程和节日课程建设,全市学生社团达到400多个,学生人人参与社团,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兴趣爱好、锻炼了协作精神。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资源,赋予每个节日独特的教育功能。整体提升了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小小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和安全环保宣传、公共绿地维护、义务植树、敬老助残、文艺宣传、交通维护等活动。孩子们在参与中了解民情、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虚功实做 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德育工作,人们往往认为都是一些说教式的“虚”功,如何才能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更具有操作性呢?嘉峪关市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的结果,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创新体制机制,虚功实做,固本培元,力求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促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嘉峪关市民政部门积极推动为全市现有孤儿和留守儿童一对一配备“教师妈妈”的帮扶机制,点亮了一盏盏孤寂的心灯,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救助全覆盖制度,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关注“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八类特殊学生群体,倾情倾力,应助尽助。祁连社区“祁”心协力强培育,助力辖区青少年成长之花绽放。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积极打造组织管理、课程研训、校园文化和活动育人“四位一体”的文化体系,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依托,奠基师生生命发展的和谐之美,谱写了一曲润泽心灵的校园德育文化旋律,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发展高质量。嘉峪关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以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建立起了未成年人服务的“第三方空间”,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品质养成。团市委以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要职责,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为抓手,多渠道整合资源,全方位整体发力,着力增强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光荣感,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纵深发展。

  如今,文明雄关“立德树人”的创新机制,蕴含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执着与坚定;文明雄关“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时时处处有着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身影。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