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4期丨平凉市:自我加压主动作为 奋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新局面

日期:2024/08/15 17:08  来源: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充分展示各地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强化互学互鉴、提高创建质效,省文明办将于8月中旬至9月底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中国甘肃网等媒体平台开设“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栏,择优刊登各市(州)、兰州新区以及敦煌、玉门等9个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的信息稿件,供大家学习借鉴。

自我加压主动作为

奋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新局面

  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确定为“十四五”时期全市“3659”发展思路“三大行动”之首,把创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主动作为、自我加压,市县联动、全域创建,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城效益逐步凸显。

  志愿服务集中示范启动仪式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锚定目标、高位推进,全域创建聚合力

  平凉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推进创城工作,力争今年取得提名资格,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本地产业带动力、文化影响力、环境吸引力、城市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地级领导和各县(市、区)委书记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1名业务骨干组建创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级领导担任8个专责工作组组长。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县(市、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周上街”、机关单位“包街包路包小区”等制度全面落实,32名领导包抓中心城区62个社区网格,92个市直部门包抓335个小区楼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的创建责任全面压紧压实。市县同创凝聚合力。制定《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大会和创城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分析创建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制定印发《责任分解表》《考核办法》等机制运转文件,把创城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要求全域同创、城乡共创,市上统筹指挥督导,崆峒区主场主战,6县(市)同步行动,街道社区、部门单位具体执行,全民动员、全民行动,辖区居民满意率从62%上升到93%,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支持的浓厚氛围。

  小板凳宣讲(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西郊街道外卖小哥在民馨家园社区暖心驿站内歇息,志愿者为他送上矿泉水(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对标对表、固强补弱,夯实基础促提升

  平凉市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推动创城工作的重要途径。紧盯指标守底线。实施点位提质工程,建立中心城区实地考察点位库,全面摸排筛选实测点位,加强点位库动态管理,中心城区入库管理点位893处。督促各行业监管部门,全面预防创建负面清单所列事项,坚决守牢创建底线要求。靶向施策抓整改。实行季度督查、专项督查、日常暗访、周五常态督查4种方式相结合,通过红黑榜、督办件、问题交办会、工作约谈、现场交办等方式,反馈各类问题1268件,完成整改1223件,整改率96.5%,发布创城红黑榜233期。上线运行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随手拍”小程序,点对点反馈城市管理、人居环境、社区治理、点位建设等各类问题262件。惠民利民强基础。以创城为抓手,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道路畅通工程58条68.5公里,30条新建道路建成通车,28条老旧道路完成改造;新建候车亭、新开助学定制公交专线、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城市路网更加完善;新建改造12个便民市场,新增13处停车场,10条道路施划潮汐车位,中心城区停车泊位达到6.65万个,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危险建筑和大型户外广告等1528处15.7万平方米,绑扎拆除废旧缆线28.06万米;打造19个街头游园,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2.9%,平凉市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入选“中国海绵城市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

  铁路小区(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德育巷(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价值引领、深耕厚植,实践创建提质效

  通过市县同创,平凉市、县(市、区)两级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工作力度显著提升。文明实践润民心。把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共创、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标创建要求抓落实,突出文明实践体制机制、阵地资源、活动开展等关键环节,基层宣讲每月有主题,文化惠民每周有演出,崆峒区以“文艺+宣讲”的形式把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融入展演中,泾川县“理论快递”送下乡活动广受群众欢迎,文明实践影响力持续增强。文明培育树新风。广泛开展《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七进”学习宣传活动,起草《平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着力深化移风易俗,强化统筹部署,在法理、政策层面寻求支持创新,构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常态化举办婚俗文化节、集体婚礼、相亲交友等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36人获评省级以上道德模范、甘肃好人,加强关爱礼遇,定期慰问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在旅游、出行、就医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邀请先进典型代表出席大型晚会、发布活动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日益浓厚。文明创建强引领。统筹部署、一体推进“五大创建”,严格标准、动态管理,推行文明创建预申报制度,扎实开展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复审复评,协调各行各业积极申报争取省级和全国文明单位,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806个,力争更多单位(集体、家庭)获得全国、全省文明称号,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崇信县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连续两年接受省级测评位居前列,崆峒区等5个县(市)保持省级文明县多年,静宁县攻坚发力、决战冲刺省级文明县。24个国家级、198个省级、584个市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争当文明城市创建的“排头兵”,有效带动创城工作提质增效。

  端午节活动(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好人长廊(平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供图)

责任编辑:任洁